News

六天打造專屬聊天機器人!易晨智能掌握獨門演算法,推出智慧客服、AI 口語評測服務

2021/06/15

智慧物聯網的概念推動已超過十年,隨著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,全台第三級警戒延長,人人面臨居家防疫的長期抗戰。後疫情時代,除了家庭中各類型智慧應用重新成為討論焦點,線上客戶服務、遠距學習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。

AI 新創公司易晨智能(EZ-AI),秉持創新理念,專注語音識別、自然語言理解、數據分析演算法。2020 年曾聯手禾聯碩家電打造聲控 AIOT 智慧家電生態系統,民眾可運用人聲控制所有家電;今年易晨智能將再推出全新產品「 ChatBot 智慧客服」、「 AI 口語對話評測」,協助使用者針對英語「口說」部分自我訓練。

從硬體到軟體什麼都學,嘗試在 API 市場夾縫中求生存

易晨智能執行長許永昌 2004 年自台大應用力學系碩士畢業後,五年間陸續換了六家公司,從積體電路的 IC 設計、製造、測試、封裝等完整的產業鏈,到 GPU(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器)、NPU(Network Processing Unit 網路處理器)等都曾接觸過。

2009 年,許永昌洞察到台灣的電子零件市場先鋒——光華商場,隨著中國貿易改革開放,生產鏈上的供應商紛紛跑到成都、深圳設廠,於是他也決定遠赴中國就業,「我去中國的時間,正是智慧型手機要崛起的時候。」基於對產業趨勢的了解,許永昌來到中國後選擇轉任電子科技廠的產品經理及業務。由於中國當時是所有電子零件的生產地,開始掀起了中國智慧機器人的浪潮,2014 年中國第一款服務型機器人橫空出世,看見如此變化,讓許永昌又興起了開發兒童陪伴型 AI 機器人創業的念頭。

2015 年美國和中國 API 技術萌芽,許永昌發現台灣企業若要發展智能家電或聊天機器人,「自己不會做軟體的話,就要去找像中國科大訊飛、Google 這些企業授權,」不僅成本較高,也無法客製化,因此,許永昌以成為「小科大訊飛」為目標,在 2019 年成立易晨智能,致力尋找科大訊飛、Google 等無法滿足的客戶,「微軟不會幫你客製化,我來幫你客製化。」 演算法通通自己來,客製化讓業者快速應用金融、醫療等場域

公司成立之初,易晨智能曾推出 AI 故事機器人「小易寶貝」,但因無法與小米機器人競爭便停產。此後團隊開始販售語音識別和語意 API,許永昌解釋,「一開始我們是直接找到品牌客戶,但客戶群真的很有限,」於是 2020 年,轉而選擇與各家 SI 軟體系統廠商合作,提供 AiaaS API 接口服務,「我可以瞬間吸引大量 SI 底下的客戶群進來,雖然少賺,卻可以讓整個市場看到我們的技術,獲得市佔率。」

「我們現在已經轉型變軟體公司,甚至是在賣 PaaS,可以把整個引擎架在客戶家中,」許永昌說道,易晨智能的服務引擎遵循「82 法則」——8 成的標準化的「公版」,而剩下 2 成則可依客戶需求彈性調整,因此其技術可以應用在多元且廣泛的生活場景中,今年易晨智能更獲得「誠研創新」天使投資並瞄準國際市場。

現行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服務,幾乎是使用中國或 Google 的現成語音雲及引擎,不僅無法有效識別台灣本土語言系統,台灣廠商也無法根據實際使用情境,如醫療、金融、教育等場域,提供特定對話語料或隨意修改演算法,成為易晨智能欲解決的痛點。

「我們的演算法都是自己寫的,」許永昌表示,易晨智能團隊將公開的 IP 資料進行修改,打造出一套結合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理解的演算法,並將其演算法模組化,簡單調整模型參數後,提供 SaaS 以及 PaaS 服務,客戶就能在短時間內導入場域做應用。

許永昌以禾聯碩的智慧家電生態系統為例,「他們的家電有幾十種,Google 或微軟並不會一一建立各個電器的連結,即使願意,費用也不會低,」而易晨智能則能夠以較低價格,協助客戶分析、修改語音辨識和語意理解的演算法,並且串聯 ioT 設備,民眾只要坐在沙發上對著電視講話,就可以驅動冷氣、電風扇等家電。除了智慧家電,目前易晨智能的技術廣泛應用在金融理財、醫療、教育、聊天機器人等場域,現已合作超過 50 家廠商。許永昌分享,團隊曾與雷爵合作推出 OTT 電視盒,對著遙控器說話就可以選台、選電影,「用 Google 的語音助手只會幫你接 Youtube,但我們可以幫你也接到愛奇藝等其他平台。」

另外,易晨智能也曾接案製作台北市衛生局 Line 官方帳號「小照聊天機器人」,線上解答民眾的健康與長照問題。許永昌強調,過去以往聊天機器人建置需要兩個月時間,包含蒐集語料、訓練模型;而易晨智能所推出的基本版本 321 ChatBot 自然語言引擎,「只要 3 天建置對話語料、2 天訓練模型、1 天就可以上線交付。」

轉型軟體公司,服務持續擴展至零售餐飲、線上教育產業

許永昌指出,今年第三季,將推出新產品服務 「ChatBot智慧客服」及 「AI 口語對話評測」。於零售、餐飲市場中,投入聊天機器人,打造智慧餐飲OMO服務,「它們就會像是老闆的小幫手,不只有點餐功能,還會有更多和顧客的互動。」解決微型商家客戶流失、成本拉高、面臨數位轉型的困境。至於「AI 口語對話評測」,主要協助使用者針對英語「口說」進行訓練,虛擬老師可隨時隨地「做語音分析,幫你校正發音,告訴你哪個 KK 音標字節發錯。」許永昌說明,目前團隊也開發中文口語學習軟體,將前進北美,教導西方人說中文,「雖然美國華語教學市場大,但普遍價格高,加上孔子學院被撤掉,很多人有中美情懷,」現已找到代理商,預計將於明年進行 A 輪募資。

創業小聚| 原文出處(請點選)